数字义乌 - eyiwu

义乌黄山八面厅


黄山八面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美的雕刻艺术上,这种完美达到了近乎烦琐的境地。黄山八面厅集石雕、砖雕、木雕工艺于一体,尤以木雕最为精致。

联系方式:0579-85831168
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五村

义乌黄山八面厅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五村,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建,历时十八年,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成。坐西朝东。现残存后3进3开间及左右厢房, 共51间。整座建筑外观古朴,庄重。内外部木雕、石刻精细。全厅分大厅、中厅和两个边厅。原由当时义乌著名的火腿商人陈子所建,现存建筑三路六院,共有2500平方米。八面厅是宗祠与居住相结合的浙中黄型民居建筑,布局结构独特,规模宏大。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构成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分布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两个三合院,形成两条横轴线与中轴线相交。门厅、大厅、堂楼为宗祠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是陈氏宗族举行祭祀、聚会和各种典礼的场所,所以规模及其宏伟,雕梁画栋,布满了繁琐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三合院为家居所在,略显质朴。整个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具有清中期浙中民居的典型风格特征。黄山八面厅不但布局结构独特,规模宏大。而且外观庄重典雅,内部雕刻精致绝伦,其约丽多姿,繁琐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冠绝浙中。为东阳木雕发展到顶峰时期的杰出代表。

义乌黄山八面厅建筑采用抬梁结构,规模宏大,整体布局严谨、规整、对称。黄山八面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美的雕刻艺术上,这种完美达到了近乎烦琐的境地。黄山八面厅集石雕、砖雕、木雕工艺于一体,尤以木雕最为精致。雀替、牛腿、格扇、挑头等都雕刻人物故事、动物和花卉图案,采用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透雕等技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以其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和木雕艺术著称,堪称雕刻艺术博物馆,是一朵雕刻艺术的奇葩。黄山八面厅的这些砖雕、木雕、石雕虽历经180余年的风风雨雨,现仍保存较好,少有裂变。

义乌黄山八面厅 从义乌市区走省道03往金华方向,往右拐杨横线约10公里即到。路上风景不错,山间有一水库。


义乌黄山八面厅的建筑艺术风格

 

作者:黄美燕

摘要:黄山八面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嘉庆元年,历时18年建成。该建筑占地0.29公顷,平面呈长方“回”字形布局,主轴线上分布有花厅(花园)、门厅、大厅和堂楼4座厅堂,两条副轴线上为南、北跨院分4座厢厅,共8座厅堂。功能上融家祠、厅堂和家居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黄山八面厅以其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和木雕艺术著称,整个立面装饰具有徽州门头的装饰风格,其木雕为东阳木雕艺术发展至顶峰时期的典范之作,堪称雕刻艺术博物馆,是一朵雕刻艺术的奇葩。

关键词:清代 古建筑 雕刻艺术 东阳木雕

黄山八面厅原名振声堂,位于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五村,距义乌市中心约25公里。前临凰溪,后靠纱帽尖山的谷地,地势高峻,海拔高度200米。

乾隆五十八年(1793)左右,义乌西乡著名的火腿商人陈子(1720-1793,字伯寅,娶妻楼氏)命其孙陈正道筹划建黄山八面厅,历时3年,于清嘉庆元年(1796)破土动工,嘉庆十八年(1813)落成挂匾。

黄山八面厅的总体平面布局及其各单体建筑

黄山八面厅坐西南朝东北,方位角NE45°,占地面积2908平方米,现存建筑3路6院,共64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黄山八面厅整体平面近长方“回”字形,为浙中地区典型的宗祠与住宅相结合的清中后期民居建筑。八面厅规模宏大,布局结构独特,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相交构成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沿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为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2个三合院,4座厢厅,共8座厅堂,俗称八面厅。现除花厅已毁外,其余7座厅基本保存完好。门厅和大厅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是陈氏族人祭祀、会客、议事之地,其他6厅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周。在结构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厅、厢房、走廊、天井,自成系统。厅与厅之间两相对称,但又各具特色;门厅内部有走廊小道,廊廊相连;门户18头,厅厅相通。对外有大小门户8头,从任何一头门进入,都可从檐下不湿脚走遍大小8座厅堂。

花厅在建筑的最前面,原有楼房11间,“一”字形排列。厅后走廊贯穿全厅,隔天井与门厅相望,天井两端各有圆形拱门,称“龙虎门”,拱门的房屋又与南、北跨院相连。花厅前设花园,有别于一般民居建筑花园置后的传统布局,一方面是出于对该建筑西高东低的地势考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屋主人独特的精神追求。咸丰十一年(1861),花厅、花园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现仅存柱础、旗竿石等遗存,作遗址保护。

第一进 门厅

门厅分布在主轴线上,是供陈氏家族会客、议事的重要场所。

门厅坐西北朝东南,硬山顶,滚瓦花脊,屋面覆小青瓦,檐口用花沿滴水。两侧山墙设三花马头墙。用三合土铺地。

面阔5间,进深9檩,明、次间敞开,梢间用板壁隔断。

明间5架抬梁,前、后双步梁用4柱,次间边缝为穿、抬混合式,中柱落地,前后两双步。扁作梁,梁架多为冬瓜梁形制,梁下施雀替,梁架结点多用斗承接。金柱为圆形木柱,瓜楞状石雕柱础,下垫覆盆。前金柱间置屏门。屏门上方的大额枋上悬挂“振声堂”匾额。后檐柱为方形石柱,这样不易因日晒雨淋而损坏。后檐用撑(又称牛腿)出挑。

前院边廊 门厅与大厅两侧以边廊相连,边廊为硬山顶单坡水,片瓦脊,两端与门厅、大厅的马头墙相连。角椽处铺硬红陶天沟瓦,与门厅、大厅的檐口相接形成“四水汇檐”之势,匠心独具。走廊面阔3间,廊宽2.05米,2层,楼板下设天花,雕菘菜(白菜)青蛙图(寓做人清清白白),鱼藻图。有鲤鱼、桂鱼、鲶鱼等,或跃、或游、或戏,神态各异,情趣盎然,分别代表鲤鱼跳龙门、富贵满堂、年年有余等寓意,雕刻极其精美。边廊立面饰罩,雕刻几乎臻于完美,明间设石壶门通两侧院落。

第二进 大厅

大厅为硬山顶,滚瓦花脊,中部饰一枚钱纹,屋面覆小青瓦,檐口用花沿滴水。

面阔5间,进深11檩。两侧山面设五花马头墙,三合土铺地。明、次间为敞开厅,彻上明造。明间五架抬梁,前卷棚后两双步用六柱。梁与斗的制法和门厅相同。前檐柱为方形石柱,金柱用圆形木柱,柱头无卷杀,瓜楞状柱础,下垫覆盆。后金柱间置屏门,额枋上置“五世徵辉”匾额。后檐柱间砌砖墙与檐廊相隔,廊檐出挑。明间设屏门通后院。次间用穿、抬混合式,隔架主柱,连双步梁,前金柱与檐柱间置船蓬轩。梢间与次间用板壁相隔,前后均设门,内有扶梯通走廊的楼层。

大厅后檐廊2层,明、次间设天花,雕刻有玉兰、灵芝、镜子的图案,寓意毕竟如意;有瓶插牡丹、芙蓉及仙阁的图案,寓意荣华富贵;还有瓶插荷叶、莲花、佛手、屏风等图案,寓连生贵子。

第三进 堂楼

堂楼为硬山顶重檐,滚瓦花脊。屋面覆小青瓦,阴阳合瓦,压七露三。檐口用花沿滴水。

面阔5间,进深7檩。设楼板。明、次间底层为敞开厅,明间底层梁架为5架梁,前后双步用4柱,上层为穿斗结构。次间为隔架主柱用双步梁,两侧为厢房。明次间前檐廊设天花,雕松树玉兔图,雅宅吉祥图、五子登科图等。

附属建筑 南、北跨院平面呈对称布局,分东、西院4个厢厅,均为两层天井院式结构,是普通的家居建筑。

在布局上,每个院落都开合有致,开可以通各个院落,合可以独立门户。东厢厅面阔7间,进深四柱,左右厢房各两间。明、次间为敞开厅,明间底层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上层为穿斗式。西厢厅面阔5间,进深4柱,左右厢房各一,西厢厅为穿斗结构。东、西院之间以砖墙相隔,并通过前面的穿廊贯通,这种布局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反映了封建大家族的生活观念。

黄山八面厅的装饰风格及其“三雕”艺术

黄山八面厅用材硕大考究,雕刻工艺精湛,以木雕、砖雕、石雕艺术闻名遐迩,尤以木雕工艺最为精致,如门厅、大厅的梁、檩、枋、雀替、斗、撑(即牛腿),以及走廊的几腿罩、天花板和所有的门、窗上,均布满了雕刻。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卉、鱼虫、飞禽、走兽,应有尽有,还有许多具有故事情节的题材,有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封神榜》、《说唐演义全传》、《杨家将》和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有取材于民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及历史故事题材;还有反映当地景物风俗的题材,如樵夫、农夫与牧童等。构思立意娴熟,充分考虑建筑物结构和雕刻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主次地选取多种表现技法,采用减地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圆雕、半圆雕、镂空双面雕、锯空雕、平雕、线刻等技法,进行恰到好处的雕饰,使整个画面显得完整、和谐、统一。雕刻刀法简练娴熟,线条自然流畅,画面立体感强,形象生动逼真,充分展现了东阳木雕精湛的雕刻技法和艺术成就,可以说黄山八面厅的木雕工艺是东阳木雕最为精致的典范之作。

1.砖雕工艺

黄山八面厅正立面装修总体上具有徽州门头的装饰风格,整个立面砖雕多采用平雕手法。丰富的题材,娴熟的设计,使雕板画面显得周密紧凑,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再加上技法上注重精雕细刻,将减地深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产生了构图别致、结构完整、布局缜密的艺术效果,可谓是鬼斧神工。

黄山八面厅门厅明间开正门,梢间辟一侧门,南、北跨院各辟一边门,正门、侧门、边门均设双扇板门,门上饰铜门环。门厅门头、门额、门脸装饰采用整体布局,显得气势恢宏。门头由两道横枋、一层斗及檐部、瓦顶和屋脊几个部分组成。门额中间为字牌,用于题匾,现因火烤而剥裂。字牌两端置两块砖雕装饰,门额上、下各按一道横枋。整个立面门额上枋均雕各类吉祥花草纹和蝙蝠如意纹;下枋主要雕戏曲人物故事及福寿双全并饰以夔龙纹、如意纹和折枝花卉纹等,图案以翎毛花卉、山水人物、水族走兽为主。正门门额字牌两侧砖雕图案为瓶插三戟,寓意为平升三级;童子向天官献爵,寓意加官晋爵。字牌下枋中部雕刻老子西出函谷关图案,两侧为如意纹、蝙蝠纹和两枚钱纹修饰的变体寿字,寓意福寿双全。南次间立面雕的大小狮子和如意纹,取谐音意为事事如意,还有麒麟回首,寓意麒麟送子,瓶插月季(月季花又名长春花),意为四季平安;北次间立面雕的是太师少师、孔子问道典故。南、北侧门门额部分构图对称统一,分别雕瓶按四季花卉,意为四季平安,还有和合二仙与天官、地官图案,传说天官掌福禄,地官司赦罪,而和合二仙是财神爷和福仙的化身,可保家族和睦,和气生财。门额下枋雕《封神榜》神话人物故事,南侧门雕渭水文王访子牙(即姜太公钓鱼),北侧门雕舜耕列山。南、北边门雕刻图案相仿,南门上字牌尚可辨认,为“吉节”两字,装饰花板上雕柳树、桃树及鲤鱼、桂鱼纹,意即富贵有余,北边门字牌已剥裂。

2.石雕工艺

门厅的门枕石、柱础以及石质地袱上均布满了雕刻。正门门枕石上雕麒麟回首图案,柱础上雕绶带如意纹、夔龙纹。南、北次间地袱主要雕刻葡萄、枇杷、寿桃、佛手、石榴等折枝瓜果图案,寓意多子多孙、福寿双全。南、北侧门的门枕石、柱础及地袱上雕刻有鹿衔灵芝,寓意福禄双全;鹤立石上观日图意为一品当朝;再就是龙纹、凤纹和柳、松、梅、兰、竹、菊、荷花等图案,寓寿献兰孙、品性高洁之意。南、北跨院边门的门枕石上雕的是八仙手中的持物,也叫“暗八仙”,有剑、鱼鼓、荷花、葫芦等。

柱础石雕 柱础南方又叫磉墩或磉盘,用柱础可以防止柱子受潮,延缓柱子朽烂。大厅明间四根金柱下置瓜楞状柱础,下垫覆盆,次间边贴柱子用鼓形础,下按方形柱顶石。金柱柱础肩部上、下各饰两道凸弦纹,中间采用减地浅浮雕工艺,雕一圈道家“暗八仙”和“八宝”(又称八吉祥)图案,将鱼鼓、宝剑、横笛、葫芦、扇子、阴阳板与磬、书、红珊瑚、蕉叶、灵芝、元宝六种吉祥图案相间分布在四个柱础上,极富装饰性,也表达了屋主人的精神追求。

3.木雕工艺

到过黄山八面厅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无处不是花,这个花当然是指雕花。值得庆幸的是黄山八面厅建筑的雕刻艺术之所以没有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被毁,是因为当年它被征作国家粮库。虽然全部彩灯被烧,伯寅公等祖先容像被付之一炬,全部匾额被拆,改作他用,但八面厅的“三雕”艺术基本上还是保留了下来。黄山八面厅的木雕工艺堪称一绝,无论从雕刻的艺术手法,还是从内容的广泛取材,都可代表当时东阳木雕的最高成就。在此仅从梁、檩、枋、斗、撑、琴枋、雀替、门、窗、天花、罩等方面撷其一二述之。

(1)门厅、大厅的梁、檩、枋雕刻,根据不同物件,不同部位、不同功用采取不同的雕法。如三架梁、五架梁和月梁为承重梁,若雕得太细,势必使力面受损,故只在梁头两端采用线刻手法,雕两条简简单单的腮形梁须,刀工圆熟锋利,恰到好处。单步梁混合采用线刻及立体透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成蜷曲的“虾”形,雕工苍劲有力,线条简洁明快。除脊檩外,门厅、大厅的檩、轩等部位,因位在高处,需仰视欣赏,视线远达数米,若精雕细作,看上去会一片模糊。故艺人在雕刻时多采用形体简明,线条粗壮、镂空玲珑的高浮雕。尤其是檐檩雕刻,很注重动态造型,采用圆雕、镂空高浮雕等手法,每根檐檩上雕有大小九只狮子,球滚狮舞,你扑我抢,形态各异,活灵活现。金檩、船篷轩檩、挑檐檩下、侧面,以及大厅后檐廊的大额枋上均采用薄浮雕、减地深浮雕工艺雕刻有各种动物、植物及吉祥图案。有夔龙纹、方胜如意纹、蝙蝠如意纹等传统图案;有百鸟闹春、鲤鱼、桂鱼等动物图案;有仙桃、佛手、石榴、枇杷、绣球花等瓜果花卉的图案。

(2)斗、撑(即牛腿)、琴枋及雀替雕刻,无论在题材内容、构图立意、布局章法等方面,还是多种雕刻技法的综合运用方面,都是费工最多,雕得最精致的。

黄山八面厅平身科、隔架科、柱头科、角科和外檐斗的规格、形制及雕刻均不同。有一斗三升、一斗六升、“工”字形扶壁、翼形等,门厅后檐、大厅前、后檐及堂楼前檐廊斗用三踩单翘斗。正心部位的做法与一斗六升相仿。方形栌斗,四周抹多道线脚,斗的四个平面和皿板上均雕刻有夔龙纹和如意纹,卯口采用立体透雕、半圆雕手法雕一朵莲花,正心瓜和万正面镂雕夔龙纹或如意纹,弯用浅浮雕,雕各种花草、瓜果和如意纹,有荷花、菊花、月季、绣球花及佛手、寿桃、柿子等,还用立体透雕手法雕刻出狮子或是天官、寿仙、八仙以及天女散花等神话和道教人物图案。槽升子用锯空雕,雕刻成仰莲瓣纹或窝卷朝靴纹,有的还在两侧各附一朵莲花和菊花。齐心斗缺省,檩下施替木,替木雕夔龙纹。翘的做法有些奇特,外拽华采用翼形形式,不用十八斗,在功能上仅作为一块装饰花板,不承重。工艺上采用线刻及深浮雕、高浮雕手法,门厅后檐雕刻莲花、荷叶和螃蟹的图案;大厅前檐雕莲花、荷叶和青蛙;堂楼和前后院边廊均雕各种夔龙纹,雕工熟练有劲,造型形象逼真,极富装饰性。

黄山八面厅琴枋、牛腿雕刻主要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前、后檐和转角部位。每个琴枋、牛腿均采用透空双面雕、线刻和减地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从正、反和侧面多视角反映图案的变化。比方门厅明间后檐,琴枋雕戏曲人物故事,画面上左侧雕骠悍马一匹,旁边一武将正对一贵妇说着什么,似乎是在请夫人上马。右边是两个长须老道长模样的人和一个小童,右上方为一株柳树。画面上衣袂、桌布和柳枝采用线刻、半圆雕手法,刀法娴熟,线条自然圆润,人物形象生动。下部的牛腿采用透空双面雕和减地深浮雕、半圆雕等工艺雕狮子戏球图案。牛腿立面(侧面)混合采用线刻、浅浮雕和立体透雕等手法,雕天官赐福人物图案及绣球花图案。

边廊明间外檐4只牛腿的雕刻堪称一绝,这4只牛腿上雕的都是神童刘海的形象,笑容可掬,神态各异。有的颈挂铜钱(刘海洒钱),有的手持蒲鞋,有的脚踏金蟾(刘海戏蟾),有的举手舞足。无论从哪个视角看,都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反映出雕刻艺人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独创性和进行全盘布局的设计能力。

黄山八面厅的雀替雕刻可谓是集木雕工艺之大成,几乎所有的梁下和厅、堂建筑的部分搁栅下均置雀替。造型以蝉肚形雀替为主,雕刻工艺采用减地浅浮雕、深浮雕,图案有戏曲人物、花草、动物等,配以夔龙纹、方胜纹、蝙蝠如意纹、弦纹等,从正、反及侧面多视角反映图案的变化。

门厅、大厅的梁下雀替正、反面图案多为戏曲人物故事,有文官,也有武将,表现格斗的场面居多,有桃园结义、三请诸葛孔明、马超追曹等三国故事图案。大厅内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动物图案。侧面多为动物、瓜果、花卉、如意纹等,有柿子云雀图、玉兰云雀图、喜鹊登梅图、太平有象图等。堂楼的雀替雕刻图案内容极为丰富,有花草、动物和表现吉祥寓意的图案组合、人物典故等,形象刻画栩栩如生;有武松打虎、举案齐眉、封侯挂印、加官晋爵等;有春耕图,蝈蝈菊花图(寓意官居一品),还有绣球花、兰草等。侧面主要雕菊雀图、松鹤延年图、喜鹊登梅图等,无论从构思、造型、布局、整体设计,还是雕刻技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造诣。

(3)门窗雕刻是黄山八面厅的一大精华,也是展示艺人雕刻绝活的地方。如大厅的前檐梢间隔扇门,南、北梢间格心板花心分别雕天波府杨家将及隋唐演义薛家将戏曲人物故事,绦环板雕五子登科等图案,系浅浮雕之作。大厅后檐廊梢间隔扇门,四抹头双扇,格心板外围穿花雕“”字锦,版心用浅浮雕,南梢间门雕张良捧靴等戏曲人物故事;北梢间门雕封神演义故事。绦环板雕太白醉酒、姜子牙垂钓以及薛宝钗扑蝶等戏曲人物故事。还有后院边廊槛窗,南、北各五扇,虽经170年的风刀霜剑,仍不失其精湛风采。格心板外围镂空雕“”字锦,版心四周为仔边,窝梅花角,采用剔地漏雕、浅浮雕、高浮雕及线刻等工艺,雕镂戏曲人物故事图案:有王母拜寿、五凤楼、渔家乐、七星坛、孔明借东风等。这些有故事情节的花板人物众多,刻画细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画面上男女老少的体态不同,衣着各异,动静姿态及喜怒哀乐千差万别,形象极为生动,足见构思之妙。

结语:黄山八面厅是东阳木雕艺术发展至顶峰时期的典范之作,堪称雕刻艺术博物馆。东阳木雕,自唐发端,经宋、元至明,臻于纯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一整套完整的装饰手法,并广泛地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上。“康乾盛世”之时,由于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使人们有雅兴追求艺术,民间工艺在艺术上获得长足的突破。东阳木雕发展至清嘉庆、道光年间,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雕刻形式已由简到繁,由粗到细、到精了。许多工匠为博得称誉,不惜时间和工本,这一时期的东阳木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二是有娴熟的构思立意;三是有精湛的雕刻技法;四是装饰和实用有机结合,虽略显繁琐,但总体上看还是体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2001年6月,黄山八面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由国家文物局和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对黄山八面厅进行了全面的保护修缮工程,使这座艺术的殿堂大放异彩。

参考书目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第三版,中国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版;
华德韩:《中国东阳木雕》,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周君言:《明清民居木雕精粹——浙中地区民居建筑木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


# 上溪黄山八面厅    {最后编辑时间:2017-10-22}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