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义乌 - eyiwu

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义乌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全国、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组织工作计划,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立足本部门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及各方面 的支持配合下,组织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7年,义乌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全国、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组织工作计划,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立足本部门实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组织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及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下,组织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完成了出席党的十七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推荐的各项工作。认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党的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积极宣传我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宣传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的先进事迹,为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营造浓厚氛围。在十七大、省党代会召开后,及时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高潮,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来指导做好今后的组织工作。同时,认真组织部机关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开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大讨论活动,查找不足和差距,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以组工干部新形象、组织部门新作风为全市创业创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以“先锋工程”建设和服务新农村为主线,基层组织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1、继续抓好“先锋工程”创建活动。按照我市“先锋工程”建设五年规划的要求,今年确定了30个村党组织作为创建对象,落实创建措施,创新创建载体,不断扩大“先锋工程”先进村党组织的覆盖面。开展“先锋工程”建设“回头看”活动,对“先锋工程”建设实施五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按照“查、改、定、推”四个环节,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抓好整改,巩固“先锋工程”建设成果。

2、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继续抓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合议事规则》的落实工作,使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公开化、民主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党务公开制度,探索创新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阵地和流程,切实加强对党务公开的督查和考核,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纪律观念。

3、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市委党校、科协、农函大等渠道,结合基层党员队伍现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认真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健全村级干部任期创业承诺制,将全市各村(居)班子创业承诺内容汇编成册,并统一在《义乌商报》进行了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开展创业承诺落实情况检查,并与考核评比挂钩,作为年度评先和农村换届选举候选人提名的重要依据。

4、大力开展农村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规范终端站点管、学、用各项制度。大张旗鼓地开展远程教育宣传月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下发《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实施意见》和《07年招生计划》,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历教育。开展全市站点管理员轮训,整合开发远程教育资源,完善市远程教育网各项功能。全年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培训党员干部群众10万多人次。认真抓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的管理使用工作,重点针对办公场所建设完工后管理使用跟不上等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检查和监督,确保村级组织办公场所真正发挥便民服务、党员活动、村民议事等作用。

5、认真抓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召开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会议,下发《2007 年度农村五年以上未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落实表》,着力解决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做好发展党员公示工作,今年,《义乌商报》共公示发展对象12期1182人,公示后经群众举报暂缓发展14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4人。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650人。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员入党8人。出台《义乌市2007年度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将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内容。总结和提炼近些年来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深化党员活动证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等活动载体,切实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规范《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目前全市共有外地流入党员724人,其中382人持有《活动证》,共有482名义乌籍流动党员持证外出。

6、部署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围绕整顿后进班子、解决突出问题的目标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村级组织集中教育整顿,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进行民主评议和届末述职,对754个村(居)进行了财务审计,对58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进行整顿转化,对6名村干部作免职处分,对22名党员进行了党内处置,为农村换届营造了良好氛围。在3个镇(街道)的9个村开展了村级组织换届试点,及时掌握换届动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选举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全面铺开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集中人力、物力,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肃纪律,扎实抓好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达到了减少职数,改善结构的目的。特别是在选举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打击不正当选举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选举期间共治安拘留9名扰乱秩序、破坏选举人员,对一批涉嫌不正当选举行为的党员进行了党纪处分,并对党员群众反映突出的一些问题责成镇(街道)党(工)委进行全面调查。

三、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为目标,社会新领域党建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1、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示范点帮联、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党建、党工团共建、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今年以来,全市单独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01家,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建立企业党委5家,总支5家,支部439家。加强商会党委建设,完成了苏溪、稠江、江东等7个镇(街道)商会党委的换届,新建廿三里、城西等6个商会党组织。按照“一个示范点一个特色”、“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批企业”工作思路,认真抓好省、金华及市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水平。继续开展“创五好,争五星”活动,在企业党组织自评,镇(街道)、部门党(工)委初评的基础上,拟评定五星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8家,四星级38家,三星级52家。

2、继续抓好社区党建工作。圆满完成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全市27个社区共选举产生党组织班子成员102名,平均每个社区党组织班子精简成员1.3名,平均年龄43.8周岁,大专以上占69.9%,女性占31.1%,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更加优化,成员分工更加合理,班子整体功能显著增强。完善社区党组织建设制度及组织设置,出台《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对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出台《义乌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举办了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培训班。继续抓好在职党员服务社区活动和社区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督促各机关部门及社区认真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2007 年全市共有600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创建、治安巡逻和义务劳动等统一服务,累计参加服务4万多人次。认真组织开展省级城市社区党的建设示范社区、示范街道和示范区创建活动,孝子祠社区、东洲社区被金华推荐为省党建示范社区,江东街道被推荐为省党建示范街道。

3、认真做好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继续抓好市场党建工作,召开了驻外分市场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全市市场党建工作推进会,组织人员对各分市场党建工作进行指导,完成了小商品城党委换届工作。召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会议,开展新社会组织党建调研和征文活动,摸清新社会组织的总数、发展现状及党建工作现状,采用“行业联建”、“区域共建”、“市场统建”等途径,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建新途径。

四、以制度建设和推进民主化进程为抓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1、完成了换届有关工作。各镇顺利召开了人代会,圆满完成了各项选举任务。完成了市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的领导班子和法检两长,党委提名的各项候选人全部以高票当选。完成了市级机关部门换届调整工作,“三方面”干部配备基本达到金华市委要求,并实现镇(街道)领导班子党外干部配备零的突破。开展了金华和义乌市管副职后备干部“公推双考”工作,确定了市管副职后备干部名单。

2、积极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义乌市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暂行规定》、《关于调整干部管理权限的通知》、《镇(街道)配套组织设置的原则意见和任用程序》、《镇(街道)365便民服务站主任、副主任配备的原则意见》、《义乌市干部离任交接办法》等干部管理制度。深入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平台。通过“赛场赛马”形式,公开选拔了团市委副书记、卫生局副局长等5名领导干部;首次开展市机关中层职位跨部门竞争上岗,20名同志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先后组织两次公务员公开选调,通过考试、考察等程序,为13机关部门选调人员30人。

3、全面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实施意见》、《义乌市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义乌市公务员培训“十一五”规划》和《义乌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十一五”规划》,为我市各类干部在“十一五”期间的教育培训工作明确了方向。下发《义乌市 2007 年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先后举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培训班、远程教育管理员培训班、 2007 年度 “先锋工程” 创建村培训班、统战干部培训班、农村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24个主体班次培训,培训各类干部3297人次,举办各非主体班次培训308期,培训干部8万余人次。

4、继续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开展了《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台《义乌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办法》,对ABC三类审计对象,分别采取届中必审加离任必审、届中抽审加离任必审、离任必审三种模式进行审计,全年共安排了26个单位31名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完成了36个单位63名正职的离任经济事项交接,查处管理不规范资金4021万元,违规资金691万元,损失浪费资金120万元。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绩效审计的评价方案》,并在三个镇(街道)进行了试点。加强审计结果落实整改,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回访跟踪检查。完成了全市各镇(街道)和机关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的总结报告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全市63个单位的456名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进一步发挥干部监督员的作用,及时收集干部监督信息,充实完善干部监督信息库。认真做好干部监督信息的调查核实工作,及时运用监督管理中的谈话诫勉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

另外,还完成了组织史(第四卷)的出版发行,积极做好公务员登记、参照公务员管理、现职机关工作人员行业协会兼职清理、因公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批等工作。

五、以完善政策和改善服务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1、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07 年工作要点》和《人才工作考核办法》,认真做好2006年度市县党政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自查工作。出台《义乌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拔尖人才待遇,开展了义乌市第七批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战线的29名专业技术人员被市委、市府授予拔尖人才称号。加强人才开发跨地域合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我市与上海市杨浦区签订了长期的人才开发合作协议,并在干部挂职、干部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二届人才科技活动周,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人才招聘、科技对接、科技成果发布、科普电影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十大青年创业新锐”评选和青年创业高峰论坛等16项活动,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人才集市、网上人才招聘、大型人才交流会、中高级人才小型见面会、人才洽谈会等形式,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推进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积极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举办了第三届“百对千”活动,来自50余所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240多名专家和教授深入走访我市企业,上门进行科技辅导,有近2000多家企业参与结对活动。

3、注重本地人才培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努力扩大本地人才总量。大力培养农村乡土人才,依托农函大和农业局培训人员10730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人才8033人,6227人次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和经商人员培训,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6万人次,培训市场经营户3000余名,培训行业协会会员1000余名。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07年12月,我市周晓丽同志被评为金华市十佳社会工作人才,丁国嵘同志被评为金华市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开展第二批“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招考工作,共有150名高校毕业生通过招考分赴农村和社区工作。

六、以“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

根据全省“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和省委组织部、金华市委统一部署,我市在市、镇(街道)领导班子中认真组织开展了“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转变干部作风、关注和解决民生难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

1、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上党课、听报告、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了50多场学习活动。广泛开展了市、镇(街道)班子成员蹲点调研活动,211名市、镇(街道)领导干部共走访村(居)596个,走访农户3860户;完成调研报告206篇,调研日记1369篇;给蹲点村上党课和作形势报告292场,共1.4万余名农村党员群众听党课和形势报告;为蹲点村办实事366件。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市、镇(街道)两级领导干部共联系村(居)246个,联系贫困户239户,结对信访老户166户。

2、认真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认真查找梳理矛盾问题,落实人员责任,编印了《义乌市“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矛盾问题台账》。市领导联系的45件难题,已有43件得到妥善解决;镇(街道)班子成员联系的354件难题,已有317件得到妥善解决;镇(街道)联村干部联系的734件难题,已有658件得到妥善解决。加强部门联动,抽调了13个部门的中层以上骨干,成立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巡回指导组,指导帮助各镇(街道)合力破解重点难题20余件。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市主题实践活动办公室根据各镇(街道)上报的矛盾难题解决完成情况,每月开展一次督查,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加强宣传,营造声势,在新闻媒体开辟了“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专题栏目、“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新形象访谈”栏目,宣传各地破解难题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蹲点调研、联系困难户、结对信访老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分工(分管工作)公开制和办实事承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建设分析会制度等。全面实行联村干部进村挂牌办公制度,每周二、五下午,所有联村干部全部下村,与村干部一起现场办公,共接待群众来访2400多人(次),帮助解决困难1000多件,解决信访问题170余件,为农村办实事900多起,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另外,组织部自身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组工信息、调研、宣传、信访、党员电化教育、机关工会等工作和配合市委中心工作等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
2008年1月10日


# 中共义乌市委组织部2007年工作总结    {最后编辑时间:2008-01-1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