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义乌 - eyiwu

浙江义乌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计划


作为义乌新农村建设的先行项目,我们要力争在2008年年底前,让全市700多个村庄的农村兄弟全部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实现真正的城乡供水一体化。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民生之本。三年前,义乌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水资源的严重缺乏,成为义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曾经制订并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的义乌决定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彻底解决城区面临的缺水用水难题,同时要把水管通往农村,让家家户户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作为义乌新农村建设的先行项目,我们要力争在2008年年底前,让全市700多个村庄的农村兄弟全部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实现真正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义乌市自来水公司总经理董连兴告诉记者。身为义乌市政协委员的他,在上个月召开的义乌“两会”上,递交了一份《以主城区供水为中心,扩大供水范围,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提案,引起了义乌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就这个话题,董连兴还应邀在全体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场的大会上作专题发言。  

  义乌目前城乡供水弊端

  董连兴说,义乌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地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8.2亿立方米,按本地户籍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11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2,如果加上外地常住人口,则人均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4。 2004年,义乌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义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他认为,当前义乌乡镇给水管网缺乏统一规划,管网布局不够合理,形成环状网少,技术供水安全性差,水质不稳定,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据了解,长期以来,义乌的供水区块以各镇街的行政区域分割,各自为营,规模偏小,运行成本高,造成供水设施闲置、浪费。据水厂筹建办的周后军介绍,绝大部分水厂供水能力大大超过用水需求,如城区现有30万吨/日的供水设施,但去年最高日供水量不过20万吨,供水设施闲置,大陈水厂供水能力2万吨/日,目前日供水量仅有2000吨左右。此外,各中小型水库分布不均匀且分散,前几年义乌干旱,唯一向城市供水的水库———八都水库水资源严重短缺,但廿三里的卫星水库、王大坑水库、岩口水库、柏峰水库等虽有多余的水资源,却由于主城区供水管网与各乡镇供水管网未联通,无法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调配和利用,无法有效地处理紧急供水突发事件。

  其次,由于各镇街水厂均为近几年建成投入使用,在水厂建设和管理方面均由非专业人员负责,使得供水水质跟国家饮用水标准有一定的差距。而且,由于部分村镇净水厂设施简陋,有些尚没有净水处理设施,直接采用水库原水进行供水,饮用水水质缺乏安全保障。此外,由于工艺比较落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对饮用水水质要求不断提高,致使有部分小水厂的出厂水达不到饮用水国家标准,并且管网运行漏损较严重,不利于节约用水。不仅如此,运营困难的水厂还造成了当地镇街政府沉重的负担。  

  杜绝盲目开采地下水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董连兴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可扼制盲目的地下水开采之风。

  从义乌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所提供的《义乌市地下水开采现状图》明显可以看到,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在稠城、北苑、后宅、稠江一带,已形成面积为28平方公里、水位低于40米的降落漏斗,漏斗范围内的地下水正处于疏干开采过程,面临枯竭,水质明显恶化。水资源管理所的一位负责人坦言,义乌的很多水样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童美菊大妈告诉记者,以她们童店村为例,三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口井,有些甚至要打七八十米才能见到水。

  据调查统计,两年前,义乌仍有30多万人口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2004年义乌的开采井就达到8283眼,年开采量为2110万平方米。由于对地下水开采缺乏统一规划,盲目打井,造成局部地段开采井过于集中,密度过大,如江东街道塔下洲村开采井达到了100余眼。地下水的无序开采造成了水位持续下降,造成了地下水枯竭,许多地方打不出水,水质也明显恶化。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曾经在稠江、江东两个街道选取了9组水样,有7组水样不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超标率78%。

  董连兴说,很明显,如果将自来水管通到农民家门口,再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利用规划,那么,无序开采地下水的状况就会得到改观。

  供水一体化将成为义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项目 翻开义乌市最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义乌将发展成为一个建成区超过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要建设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就需要有相应的水资源支撑,有相应的水利设施、供水设施作保障。同时,由于这几年义乌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董连兴认为,城乡供水一体化无疑是一步重棋。

  2006年4月,义乌市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政策体系。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城乡管网互通,水厂独立成网,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综合效益”的思路,加快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08年,全市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到2010年,全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0%。为完成目标任务,政府还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水源工程建设、管网建设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城乡一盘棋管理

  实现义乌城乡一体化供水,董连兴认为,在打破原有的供水区块分割后,利用现有的水源、水厂、管网工程,以水厂、水库联网的方式,形成可以相互调剂补充的供水网络体系,将大大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全市的整体抗险能力。而实现乡镇供水正常化后,可以明显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满足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乡村居民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让乡村居民同城里居民一样喝上优质、安全的自来水。另外,通过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乡镇供水企业,形成技术共享,不仅可以降低管网漏损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大幅度降低水价成本,同时可充分发挥城区30万吨/日的供水能力,通过统筹考虑供水水源、重点城镇和人口密集区等方面的情况,把农村居民的用水并入城区管网。 
大小: 35.37 K
尺寸: 400 x 300
浏览: 33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供水管网“长城”已筑就

  虽然离实现目标还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董连兴仍然信心满怀。他说,目前义乌的水源工程、水厂工程以及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已经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创造了很好的“硬件”条件。

  比如水源,2000年11月24日,义乌与东阳两市达成全国首例水权交易,以2亿元资金买断了东阳横锦水库5000万立方米资源的永久使用权,此举不仅开了我国水权制度改革的先河,也解决了义乌市中长期发展用水问题。此外,投资13460万元对巧溪水库进行除险扩容,使该库总库容由1098万立方米增加到3285万立方米,工程已于前年3月18日开工;投资1.7亿元,扩建枫坑水库;还将投巨资为柏峰、岩口、姑塘、八岭坑等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为城镇供水提供充足的水源。如果实现义乌市各水库联网,年总水量可达1.6亿立方米,日均供水量可达40万吨。

  在水厂工程方面,义乌城区近几年来投资近4亿元扩建和新建了义驾山水厂、城北水厂,两水厂水源分别取自横锦水库和八都水库,日供水能力达到30万吨。义乌城区的双水源、双水厂,基本能满足2010年之前城市扩展对城市供水体系的要求。

  管网建设方面更是“大手笔”。董连兴介绍,这两年已先后投资2.79亿元,建成了总长35.5公里的横锦水库引水工程;投资1.3亿元,铺设和改造城区供水管道200余公里等,目前DN75以上管道已近700公里,在城区和城郊部铺设起通往城郊农村的管网“长城”,为城区自来水进农村铺好了路径。目前,两水厂供水范围为:东至廿三里青口,西至城西夏演,南至九联徐村,北至后宅、荷叶塘等地,基本做到市政道路延伸到哪里供水管网铺到哪里。

  在义乌市西端的上溪镇岩口村,一个日供水至少5万吨的上溪水厂即将动工兴建。昨天,记者和水厂筹建办的工作人员在岩口村里,遇上正在自家菜地忙碌的村民刘素娟。刘素娟说:“这是最后一季蔬菜了,明年咱村的边上就有水厂了,我们也可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了。”

  董连兴说,2007年,义乌市政府将分别在义北的苏溪、义西的上溪、义西南的赤岸建设三个水厂,目前,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准,投资32613.16万元的三个水厂总规模为30万吨/日,近期15万吨/日,水源分别取自巧溪水库、岩口水库、柏峰水库。一期工程计划于2008年建成投产,届时,将保障这三个乡镇的农民饮水无虞。

  据了解,2006年9月,国有控股的义乌市自来水公司突破了区域性供水限制,成功收购了城西自来水有限公司,为义乌今后收购、兼并乡镇供水企业,成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农村供水公司作了有益的尝试。董连兴说,这标志着由义乌市自来水公司统一供水工作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同时也为其它乡镇水厂的兼并、收购工作开了个好头。

  在两年前就已经先期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稠城街道,记者看到,全街道66个行政村目前已经有34个村通上了自来水。春节一过,稠城街道下剩余村庄、江东街道、城西街道、后宅街道湖门片城乡供水工程均相继启动,10万人口不用等到明年春节就可以解决饮用水问题。而到2008年底,义乌无论哪个行政村的村民都可以喝上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有关专家评论,在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之后,义乌率先实行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无疑又是今日新农村建设中值得一书的标志性做法。


# 浙江义乌率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计划    {最后编辑时间:2007-03-13}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