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经营指标、发行量的漂亮成绩单,胡滨更强调的是新闻宣传水平的提升。
报业危机深重的寒冬里,其实还有一抹暖阳——县市报。因为这类报纸独特的地域性以及缺少规模化的竞争,而显得安康和平静。中国特色的报刊管理体制,在很长时期内更是保证了县市报的地域独有性。
《义乌商报》就是这样一张区域性的报纸。《义乌商报》由《义乌日报》与《小商品世界报》合并而来。虽然顶着商报的名号,可是和日报一样,承担着党报的功能,是当地报业的当然“长子”。
商报的生存环境可谓得天独厚——依托以商兴市,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名闻于世的义乌。在这样的沃土下,应该不愁报纸的经营和发展吧!所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商报的小日子一定过得不错。果真如此吗?
“实则不然!”社长胡滨回忆起五年前他初到报社时的情景,用“兵临城下”四个字来概括商报的办报环境。据统计,当时义乌仅有70万本地人口,在当地发行的报刊却有29种。其中,一度发行量超过万份的有6种,发行近5000份的有4种;有11家市外纸质媒体在义乌设立记者站。再加上义乌本地有260多家广告公司,10多个网络公司,以及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2006年10月金华日报社主办的《浙中新报》把整个编辑部搬入义乌,收缩战线,聚焦社区,报纸定位为“义乌本地的晚报”, 80%新闻采自义乌。由于投入了扎实的编辑经营力量,新报在义乌站稳了脚跟,2008年新报的发行量为3万份左右,广告额1800万——“狼”还真的来了!
怎么办?是动用种种行政手段围追封锁,还是奔跑拓地,做强做大自己。商报的选择是后者。商报一方面主动改版,“以时政报道平民化、经济报道深度化、都市报道生活化”为办报理念,提升新闻品质;一方面以攻城拔寨之势,主动走向市场,寻找发行的空白点。经过两年的努力,商报突破重围,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2011年我们的广告经营收入达到6000万,发行11.2万份。在全国县市报中排名第一。虽然《萧山日报》综合经营收入更高,但就单张报纸指标来讲,全国无出其右”。低调的胡滨谈及这一点,还是略有得色。
面对这场报业竞争,胡滨非常感慨,他说“谢谢新报,我们共同努力把义乌的新闻市场做大了”。也许是觉得这样的言词还不足以表达内心,他再一次强调,“我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正是有了新报的加入,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了自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比起经营指标、发行量的漂亮成绩单,胡滨更强调的是新闻宣传水平的提升。谈及县市区的新闻资源,胡滨打了个比方:“集雨面积较小”。对传统的新闻报道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先天不足。但是,县市报由于有了明确的区域定位,又有足够的优势把本地新闻做深做透。因此商报以“义乌人自己的报纸”为口号,形成了“党报、商报、都市报”三位一体的市场定位。
首先是正确认识新时期党报的功能和定位。“不要把做好宣传与办好老百姓喜欢的报纸对立起来”。在商报看来,“当地最大最权威的新闻来源当然来自市委市政府。”因此,做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宣传和解读是商报应有的题中之义。
同时,商报通过放大义乌新闻,对新闻版面进行本土化、个性化设置,及时反映百姓心声,推进政府制定各项惠民政策,成为政府和百姓的一座桥梁。目前每天出版对开12个版面,其中有8个为地方新闻版,依次为要闻、时政、时评、看点、社区、民生、社会。在地方新闻上深耕细作,把本土新闻做深、做透,做出特色,做出品牌来。这是报纸的内在要求和自身优势之所在。
其次围绕义乌当地的商业特色,做足做深商业文章,为主要读者提供有效服务。国际商贸城有经营商位5万多个,这是商报的主要读者来源。商贸城汇集了34个行业、40多万种商品。市场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形成了丰富而全面的巨大信息流,其商品信息、行情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国小商品市场,是全国各地小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指南针”、“风向标”和“晴雨表”。《义乌商报》有针对性地开辟“义乌市场”、“商贸资讯”、“新闻观察”、“商贸时评”、“区域亮点”、“商城视线”、“行业透视”、“物流窗”、“权威访谈”、“商海故事”、“在商言商”等专版和“市场动态”、“行情分析”、“外贸经营”、“中国小商品城每月行情综述”等多个栏目,重点报道义乌市场的商品信息,及时把握行业商品变化的动态和趋势,为小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及时科学地提供各种最新的商品信息,为他们搭起信息服务的平台,其实用性、指导性强,很受读者欢迎。
在办报实践中,商报积极借鉴都市报的长处,在形式上大胆采用连版报道、特刊式报道、回放式报道、新闻博客等手法。生动活泼的报道方式使宣传报道更可亲可信可用。
深入社区,反映民生是商报的另一特色。在今年新闻战线的“走转改”活动中,商报设立了“记者进社区”的栏目,设置了社区纪实、社区明星、百姓故事、邻里之间等子栏目;并在民生、社文等版面开设走基层记者调查、法律信箱、商报服务站、商报网事等栏目,多角度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注重政策解读,为读者服务。
和别的老总不太一样,胡滨说自己在报社内部经常提醒员工,不能以报人自居,因为“商报的办报历史还比较短,离真正意义上的报人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他话锋一转:“我们最终的追求就是要做一个优秀的报人,做一个有深度的人。这应该是媒体人永恒的追求,也是商报希望倡导的报业文化”。
有深度就是要有思想的深度,要让读者感到“商报的编辑记者看问题、分析问题的眼光有独到之处。”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报社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年轻记者的专业素质。
2011年报社组织三批年轻的采编人员到杭州、上海进行为期十天的脱产学习;并邀请媒体专家等来报社授课,还邀请侨办、文史等综合部门给青年记者开办形势分析报告、礼仪培训等多种讲座,拓宽大家的视野。为了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商报在报社内部开办“商报讲坛”,主讲的大多是报社内部的编辑记者,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大家互相交流思想,进行观点碰撞。因为有了“商报讲坛”这个载体,采编人员有机会沉下心来对日常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理论思考。 “那一阵商报的论文都发表得多起来。前前后后,一下子冒出了十多篇业务论文”。
新的一年里,商报把目光投向了新媒体的布局。他们计划利用纸质媒体的品牌优势,推动相关的网站建设;同时,和走向全球的小商品一样,商报也将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美国侨报》义乌商报版、《义乌商报》加拿大版、《欧洲时报》义乌商报版等载体在全球七大洲落户。商报“走出去”战略大力推介了义乌经贸信息,吸引了全球目光,很好地提升了义乌的知名度。
# 访《义乌商报》社长胡滨
{最后编辑时间: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