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义乌 - eyiwu

东河肉饼百里飘香


东河肉饼之所以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是与其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精细分不开的。
漫步在义乌大街小巷,你时不时会发现几家富有义乌地方特色的小吃店。的确,义乌是个物产丰富的地区,不仅是浙江的产粮区、产糖区,农作物的品种也非常丰富。凭借着这些丰富的物产,聪明手巧的义乌人在辛勤劳动之余,制作出了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如东河肉饼、义亭拉拉面、佛堂酥饼、苏溪麻饼、楂林绿豆糕等等,这些小吃中,东河肉饼是一直畅销不衰的少数特色小吃之一。

东河肉饼确切的叫法应该是“夹肉双层麦饼”。它上下两层,中间夹馅。它薄如宣纸,色若琥珀,直径在25厘米左右,饼身上粘满了点点斑斑的青葱,还有小到看不见的肥肉,这些肥肉随着饼的煎烤,已化开看不见了。咬一口东河肉饼,油而不腻,且很有嚼头,慢慢咀嚼,香味盈满口。

据传说,东河人很早很早以前就会做“东河肉饼”了,但它到底是谁先做的,却无人知晓。它的声名,是在历史长河的考验中,慢慢传扬开来的。

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端午节,东河籍的一达官贵人随京城一位宦官巡游到东河香山寺,因是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丰盛的宴席上,这一达官贵人奉上了东河的一道小吃“东河肉饼”,这位宦官一品尝,连声叫绝:“佳品!佳品!我在宫内吃遍了各种风味小吃,都不如这一小吃有特色。”经他这么一称赞,东河肉饼更加出名。自此,每年的端午节,东河一带的百姓都开始吃东河肉饼,于是就留下了“端午肉饼、夏至面”的民谚。

东河肉饼之所以口味独特,色香味俱佳,是与其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精细分不开的。

先说用料的考究。麦粉要选上等的,最好是当地产的,别处的粘性可能要差些,拉饼时可能要拉出破洞。选好麦粉,加盐是关键,一市斤原料大约加入0.25市两盐,然后和水揉成面团,搓成手腕粗细的长条,再一个个摘成小孩拳头般大小的面团,重量按一市斤摘成24个为最佳。懂行的制作者一般要把摘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风干五六分钟,直到用手在上面轻按有一种韧性的感觉才开始制作。馅则用肥肉、葱、盐、味精混合,剁成很细很细的馅泥。

再说做工的精细。取出两个表面风干的面团,用手压成一厘米厚的面饼,再取出少许早已准备好的馅泥,夹在两块面团的中间,然后一只手捏着饼身,另一只手扯着饼沿,双手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旋转、拉扯,随着一忽正一忽反的旋转拉扯,内馅中青葱的色泽透过越捏越薄的饼面渐渐地明晰起来。大约拉扯到直径20厘米左右时,饼已成一张琥珀色的“薄纸”,东河肉饼就做成了。然后把它放进平底的油锅里,随着滋滋的油煎声,东河肉饼就可以上桌了。

2003年9月,城西镇举行了首届美食节暨东河肉饼技能大赛活动。比赛的几条评判标准足以从侧面反映东河肉饼的用料考究和做工的精细:3斤面粉、1.5斤猪肉、0.5斤葱,要求做成品36只,多一只加一分……每只成品直径在25厘米左右,圆正,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直径增加1厘米加0.5分……色泽佳,无焦色斑点,无杂质,质感鲜明……

别看现在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有东河肉饼的招牌,老百姓想要尝一个,方便极了,可在过去,要想吃到肉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十几年前,东河人只有在端午、中秋、春节等为数不多的节日里才能吃到它。平常的日子,在东河人眼里,只有在男青年上门认亲而女方家人完全同意的情况下,才会煎此饼以示百年好合、团团圆圆;女儿出嫁的头一年,东河娘家人也会热热闹闹地担一担肉饼去女婿家,分发给乡亲邻里,拜祝全村和睦团圆。正因为如此神圣,所以在封建社会里,东河人家族中竟然存在着一种“做肉饼技术只传媳妇不传囡”的严重偏向思想,生怕女儿带技外流……解放后,这一陋习得以根除,于是,聪明贤慧的东河女几乎人人“身怀绝技”。改革开放后,随着义乌商贸名城的建设,东河肉饼更是美名远播,东河饼的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不但在商城义乌的大街大巷,就是周边县市的大街小巷里,同样飘荡着东河肉饼的芳香,东河的女人更是有了施展手艺的舞台。


# 东河肉饼百里飘香    {最后编辑时间:2007-10-23}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