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义乌 - eyiwu

十大杰出母亲--徐仙琴


在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表彰报告会上,徐仙琴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孩子最需要且不可替代的爱。
她是无声世界的天使

  在义乌,时时被很多人和事感动着:情系贵州贫困学子的“老哥”、那帮自发组织“图书漂流”的年轻人、经常出现在最需要地方的“义工之家”、被推荐参加“浙江骄傲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的罗兆梅一家,还有我们刚刚报道过的见义勇为义乌三勇士……最近,义乌有一位普通的母亲,让全国人民都为之动容,她是当之无愧的今年“感动义乌”第一人。
  在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表彰报告会上,徐仙琴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孩子最需要且不可替代的爱。

  20多个聋哑儿女

  “阿姨,早上好!”“阿姨,请坐!”昨天早上,记者走进义乌市残联聋儿语训工作室,20多个孩子正在老师指导下玩击鼓抢位子游戏。

  在另一间教室里,老师胡兴飞正在给五六个男孩大声教词语。“和这位阿姨握握手。”在老师建议下,孩子们一个个乐呵呵地伸出小手。要不是看见他们耳朵上塞着个小耳塞,很难分辨出这些活泼与正常孩子有什么区别。

  “这里很多小朋友其实都还有听力能力,所以耐心教他们,进步都比较快。”老师说。
  这所聋儿语训工作室的创办者,正是刚刚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徐仙琴。

  人在北京心系孩子

   前些天,徐仙琴丈夫出了车祸,参加完“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她留在北京照顾丈夫。尽管人在北京,她仍每天打好几个电话回来询问孩子的情况。“天气 冷,要给孩子们穿暖和,不要让他们感冒了,要记得每天给他们洗脚。现在是我最困难的时候,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聋语工作室的老师刘婷是最早到这家工作室参加工作的。“因为要照顾这些孩子,她几乎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儿子。为此,她偷偷哭过好几回。”刘婷说,平时等这些孩子都入睡了,已经晚上10点多钟,这时候,徐仙琴的儿子也已经入睡。

  全聋儿子学会说话

   徐仙琴小时候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8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不久母亲改嫁,剩下5岁的弟弟与爷爷相依为命。1994年,徐仙琴与义乌农村青年丁健俊相识 相恋。第二年,两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可直到孩子4岁,他还不会叫妈妈。心急如焚的徐仙琴带孩子到杭州请专家诊断,得到的是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孩子是 个聋儿,而且是全聋。

  徐仙琴和丈夫带着孩子四处求医,最后听从杭州一位听力教授建议,为孩子买了6000多元钱的助听器。她到北京、上海买了一些聋儿康复、聋哑儿学说话的教材和资料,一边自学一边教孩子。

  徐仙琴独自在外租了房子,一心一意地照顾孩子。每天只要孩子一睁开眼,徐仙琴就给他戴上助听器,开始和孩子说话,一个字几百遍甚至上千遍地重复,就连孩子熟睡时,徐仙琴也在他耳边一遍一遍读同一个音。

  一个多月后,当孩子发出“妈”的声音时,夫妻俩抱着儿子,激动得大哭了一场。

  让更多聋儿健康成长

  2003年的一天,徐仙琴带儿子去买助听器电池时,遇到了一位与她同病相怜的父亲,他的孩子也是一个聋哑儿童。想到自己当年的情形,徐仙琴让这个孩子住在了她家,全天24小时照顾这个聋哑孩子。

  之后,又有家长慕名将聋哑孩子送到徐仙琴家,请她照顾。2004年5月,义乌市残联、义乌市教育局批准其成立“义乌市残联聋儿语训工作室”。

  如今,在徐仙琴创办的聋儿语训工作室接受语训的孩子从刚开始的6个增加到了现在的48个,年龄最小的只有24个月大,最大的已经9岁。很多周边县市的家长都慕名将聋哑孩子送到徐仙琴的培训室。

  还不到30个月大的程程是今年暑假送到聋儿语训室的。接受了4个月训练后,这段时间,程程已经能开口发“a”了。“程程会发音了!”徐仙琴和程程的父母一样兴奋。

  徐仙琴说,她现在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越来越多的聋儿从语训室走进五彩缤纷的有声世界,走进正常孩子的群体中,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 十大杰出母亲--徐仙琴    {最后编辑时间:2006-12-31}

 相关内容
数字义乌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