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义乌 - eyiwu

优化提升 科技创新——我市工业经济“十五”发展回眸


十五期间,是我市工业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一年,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不仅创下了 多个全省、全国‘第一’,而且涌现了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品牌企业。
十五期间,是我市工业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一年,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不仅创下了 多个全省、全国‘第一’,而且涌现了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品牌企业。”市经济发展局局长贾贵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达到了593亿多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从235家增加到725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提高了20.3个百分点,实 现产值、利税、利润分别年均增长55.2%、70.7%和78.2%。我们清楚地记得,五年前,我市工业依托市场,形成了拉链、袜业等八大优势行业,市委 市府高瞻远瞩,以贸工联动,推动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为重点,出台政策,制订措施,引导扶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加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到如今全市已形 成了针织、工艺品、饰品等16大优势行业,实力不断增强,产品销售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同时,一批新兴优势行业也有了突破发展,无缝内衣行业、化 纤原料行业等行业从传统行业中衍生分化出来,成为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市已成为无缝内衣行业世界第二大基地。我市还先后被授予中国拉链基地,中国制 笔工贸基地,中国香水及彩妆生产基地,中国袜业名城和中国无缝针织服装名城等称号。
  
  纵观我市工业经济五年来的发展,加快技术改造,推动技术创新是 工业经济提升发展的“两大趋向”,而这正是新形势下工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升级的法宝。市里重新出台了科技扶持政策,加大对传统技术改造的扶持力 度,仅2005年全市就启动技改项目167个,其中2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对我市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腾笼换鸟,借梯登 高,尤其浪莎集团与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立芙纺织有限公司”,实现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我市投资零的突破;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支持和引导企业创 牌。五年来,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0家,新增专利授权数2916件,每万人占有专利授权数居全省第一,创立了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4只,国家免检产 品4只,新增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58只。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交流是我市工业经济的又一大亮点。积极支持和鼓励我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合 作,加快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企业研发中心近80家,还举办了两届百名专家教授与千名企业家科技对接活动,这些都进一步拓宽 了我市企业外向拓展的平台,推动了我市企业经济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近几年来义乌工业经济的发展已实现了质的提高”,一直 关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科院王教授这样评价。当然这与企业自身求新、求变、求高的理念分不开,同时也得益于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倾心“为企 业服务,帮企业排忧解难”一直是市各有关部门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尤其是经济发展局加强了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工作,特 别是对宏观调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密切跟踪政策效果,及时掌握和了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 和助手。如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电、石油等能源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全省各县市工业经济增幅普遍回落,我市加强监测分析,充分把握经济运行 中的情况和问题,并适时提出和实施针对性措施,确保了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大力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由领导带队分头到企业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优化提升 科技创新——我市工业经济“十五”发展回眸    {最后编辑时间:2006-02-13}

 相关内容